1『編譯kernel』
# cd /usr/src/sys/i386/conf "這個命令若不成央A表示你要把src裏的東西從cd裏再裝一次"
# cp GENERIC MYBSD "這是把預設的核心拿來改,但是保留它(GENERIC)"
# ee MYBSD "編輯這個你的新核心"
在這個文件裏的最後一行加上
options QUOTA "一定要用TAB隔開,不能用SPACE"
其他的選項要關掉的就用#
如:ipv6、......esia、usb這些不要的就拿掉
最後按ESC,選save
# config MYBSD "調製核心"
# cd ../../compile/MYBSD "換目錄
# time make depend all install "顯示編譯過程,約20分鐘"
# sync;sync;reboot
2『改fstab』
# ee /etc/fstab
把您想要改的目錄的參數加上一些設定
如/home的options上有一個參數叫rw
把它的後面加上" ,userquota"這個逗號是半形的,我固意把它放大, 然後再把後面的兩個參數,改成 "1 2"
存檔
3『改rc.conf』
# ee /etc/rc.conf
加上這行
enable_quotas="YES"
存檔
4『重新開機,使新設定生效』
# sync;sync;sync;reboot
5『拿一個使用者開刀』(如學號s88715)
# cd /home/student “切換目錄“
# edquota -u s88715
接下來的部分就賣個關子,請自己去查一查了
http://www.freebsd.og用quota去search,裏面有很詳細的步驟
若要把student裏的使用者都和s88715一樣的quota
先切到/home/student這個目錄,
再下指令,網站裏有詳細的說明。
要知道有沒有成央A下這個指令repquota -v -a
它會顯示所有的quota
6開機後,會發現設了quota會比之前慢一點。
那是因為它會去check quota
所以,有人會在rc.conf裏設一行
check_quotas="NO"
這是我在發問後,重編kernel 約7次,重灌約7次後,得到的心得,如果您成奶F,但沒有我這麼慘,那麼恭禧您…
另外在苗栗縣大南國小架站日誌也有詳細的說明
http://freebsd.lab.mlc.edu.tw/quota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