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死板。日本人死板。南韓人死板,卻都比台灣強,台灣最靈活了,一直強調台灣"愚民式雞頭"教育,相關資料請自行查資料,所以;台灣人最會抱怨那些堅守教條的人,有興趣可以看看美國的"星際之門",我也知道台灣傳統教育很難理解組織。架構。文化和堅守教條的人是如何和平相處的,我也沒期望會有多少人理解,但我是5年級生,都在台灣受教育,但我受的卻是"啟發式教育",不管今天台灣的"愚民式雞頭"教育是多嚴密,總有漏網之魚,我就是其中之一,好好想想三星是如何強大的,沒錯三星在和合作夥伴間常爭執,在世界各國的風情也在磨合,但已讓台灣傾全力也不足虢其汗毛,其長處在戰術和戰略,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今天有條新聞可以看看,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台灣有多差,"王振堂:兩岸同心 共抗三星"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0/4/2tm0p.html
對啊,台灣人機變很強,台灣個人能力也強,那又如何?那又如何?那又如何?那又如何?那又如何?那又如何?
PS: 歐美日韓所謂堅守教條的人,和台灣的堅守教條的人定義是不同的,台灣所謂堅守教條的人也包括堅守專業意見的人,歐美日韓對堅守教條和堅守專業是作嚴格區分的,因為台灣人沒分工概念的,台灣人只有"雞頭"即使幸運一時贏得兆分之一也得全部,那不幸輸那一下但實際卻非常強的人也因輸那一下永無翻身之日,所以台灣人強調"機變",在此特別說一下以免誤會
另台灣人對具科學研究精神的人也將其歸類為"固執",歐美日韓對固執及科學研究精神也是作嚴格區分的
前輩你好,我是六年級生。
我不會認為科學研究、堅守教條從定義上來說,
台灣跟世界有這麼大的落差,至少我這個台灣人,思考的定義是哲學定義,而非彼指之通俗定義。
堅守教條並沒有什麼不好,但若總是以技術本位做思考,
不對其他立場的人做任何回應,對整件事的效率一點幫助都沒有,同時也在糟塌合作方的信任感。
君不見業界,只要是技術轉行當業務的,幾乎沒什麼阻礙?
因為轉行無形中讓職業有了換位思考。但也不一定能證明此人一定是雞頭。
大部分的人,僅僅就是跳過幾次工作,學得換位思考,然後受了雞頭教育,誤解罷了。
只要有適當的引導,我相信雞頭教育的影響並不會有多大。
問題點在於目前企業、業界傳承做得並不好,甚至一點都不認真。
資深人員認為技術是謀生技能,因此可能處處留一手,
這並非台灣人獨有;各種各國人士都會有這個毛病,但為何國外總是比較有執行力呢?
關鍵當然是主管問題。
如果主管有去要求,也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檢視交接內容,
以科學研究精神,做學問的態度去審視,這樣絕對有夠標準的傳承,
自然也就不會有不求甚解、草木皆兵的現象,如此一來,堅守教條才能變成是有價值的。
機變當然是個優勢,而且是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因為機變,所以看得到別人的死板,
要是能多一點點換位思考的平衡,該授權的授權,該上報的上報,同時加強專業、加強判斷力,非草木皆兵,
相信可以避免很多誤會,也能讓每件事有更好的效率;
讓自己圓滑一點,不是能讓事情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