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文章

這裡允許您檢視這個會員的所有文章。請注意, 您只能看見您有權限閱讀的文章。


主題 - slime

頁: 1 [2] 3 4 ... 6
31
剛剛朋友約我去看看, 與自由軟體有相關的 ICOS 2010 :
http://www.slat.org/icos2010/agenda.html


摘錄主題:

今年的ICOS預計將於9月17日~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演藝廳以及第一教學大樓舉辦。緊湊的3天一共設定三大類議程,分別為:
百年樹人的「教育議題」
引領趨勢的「商業與科技議題」
以及逐步拓展的「非營利組織議題」。

各項議程將分別以「座談會」或「發表會」形式進行發表與討論。三大類議程總計安排了各式各樣重要議題,每項議題都與台灣未來自由軟體的資訊教育、研發與推廣有著莫大的關係與影響。

32
Windows 討論版 / 不使用 GPO 的自動安裝概念
« 於: 2010-09-04 09:39 »
緣起
由於在 Windows 環境, GPO 是一個整合的方案, 透過 AD 帳號認證, GPO 派送, 可以滿足這需求, 相對的就是要付出授權費.
但分公司有許多電腦, 搭載的 OS 無法加入網域, 但又有更新的需要, 所以構想著要讓更新自動化, 減少人力的成本.
(本來也有考慮 DRBL + Thin Client , 不過主管不喜歡這樣, 所以 Client 端仍有自己的 OS )

基本需求
1. 自動下載
2. 自動執行
3. 版本控制
4. 資料同步
5. 首次使用時的自動安裝
6. 異常時的還原

需要的環境
1. 提供安裝程式與資料的主機.
1a. 需要提供"唯讀"用的帳號密碼與權限.
1b. 另外提供一個"寫入"(回報)用的資料.
2. Client 端的環境要一致或相容版本.

Client安裝時的步驟
1. 硬碟分割為 C: 與 D: , 以公司的政策, 將來 C: (OS)很可能會安裝還原軟體,
必要的 OOo/FileZilla 於整理時安裝, 後台專用程式採用綠色版, 放在 D 槽.
(Documents and Settings 也在 D 槽)
2. 於 C: 與 D: 各放一些檔案:
C: 自動更新的主程式, 不含任何參數, 於本機群組原則設定開機時自動執行這程式. (PRG_AAA 這是程式)
D: 存放以下檔案:
a. 固定執行的程式目錄: 由遠端主機下載新程式用的程式, 或開機必執行的對時程式. (PRG_BBB 這是目錄)
b. 參數資料: ftp 或網芳的帳號密碼, 下載目錄. (PAR)
c. 當次更新的程式目錄: 每次下載新程式後, 暫存在本目錄, 執行完就移除掉. (PRG_CCC 這是目錄)
d. 版本更新資料: 用來比對安裝檔的版本, 或各程式是否已經安裝的判斷. (VER)
e. 工作用的目錄: (TEMP)
f. 公用程式目錄: Windows 未提供或更好用的工具. 例如: wget , md5 , zip , rsync 等.

Server目錄
Server 有幾套主要的版本區隔, 例如後台會計用, 後台訂購用, 各系列再各自有:
1. 版本參數目錄
2. 更新程式(批次檔或 VBS , 有判斷性質)目錄
3. 更新子程式(無判斷性質, 直接執行)或 Windows 封裝(MSI)

執行的原理
1. Client 端開機, 本機群組原則自動執行固定目錄下的程式. (PRG_AAA)
2. PRG_AAA 依序呼叫 PRG_BBB 目錄內的批次檔或 VBS .
3. PRG_BBB 目錄內的檔案, 先依 PAR 參數, 向主機抓取目前主機上的版本與清單, 存到 TEMP 目錄.
4. PRG_BBB 的程式, 比對 TEMP 目錄下的清單, 與本機 VER 目錄下的清單. (這階段只是列表)
5. 依清單判斷, 有需要異動的程式清單.
6. PRG_BBB 再向主機抓取真正要異動的程式, 存到 PRG_CCC.
7. PRG_CCC 下的程式會進行以下步驟:
7a. 判斷目前主機上的參數. (例如後台自動安裝印表機, 判斷哪幾台有裝過了)
7b. 抓取必要的安裝程式或 MSI 檔與 md5 檔.
7c. 比對檔案是否一致. (md5)
7d. 執行安裝程式. (盡量用指令或免 UI 完成)
7e. 判斷程式是否安裝完成. 如果完成, 在本機 VER 目錄更新版本清單.
7f. 刪除掉 PRG_CCC 內本身的程式與相關的程式.
(註: 無論更新是否完成, 都是由 VER 判斷, 所以執行的程式本身都是臨時性的)
8. 重複執行多次 PRG_CCC 底下的程式, 直到全部安裝完成.

移除程式
移除程式基本上不是這一個架構會處理的部份,
而是在前一段的"執行的步驟"中, 呼叫安裝程式, 改成呼叫移除程式的功能.
所以選用程式, 最好是安裝與移除都能用指令或免 UI 完成.

製作母碟時的考慮
最好以某一天的母碟當樣本, 後續有更新的部份, 都要列入, 例如:
母碟原本的 ntp 是指向 ntp_A , 最近要換到 ntp_B ,
則新母碟若已經更換為 ntp_B , 要在 VER 記錄, 以免重複執行.
可能每一兩年會依後台主機規格重新製作母碟, 對該母碟的版本控制就靠 VER 內的清單.

更換主機或公用程式等
難免遇到主機狀況, 有兩個方式解決:
1. 預期的移機: 將主機上的程式複製一份到新主機, 並安排一個安裝檔, 負責把 PAR 目錄下的參數換掉;
通知所有後台當天一定要開機, 等下次 PRG_BBB 呼叫時, 就會到新主機抓取.
(也可以呼叫回寫主機, 確保該主機已經完成更換動作)
2. 非預期的停機: 先建立一台臨時主機, 或者利用 Domain Name 指向備用機, 再更新.
(在 PRG_BBB 內要設定連線失敗的參數, 例如 ping 2 次失敗就不連線了)
3. 雖然 wget 等程式, 參數幾乎都不變, 不過遇到要換版本等狀況, 打包成一個檔案, 由 PRG_CCC 替換掉原程式即可.

程式撰寫時的特性
1. 依序執行: 由於有些程式可能有順序性, 考慮將檔名依 0~9 排列, 由 0 先執行. (類似 Linux 的 S00~S99 )
2. 各程式安裝時, 要有未完成能還原的機制, 例如先將舊檔改名, 放新檔, 再比對新檔, 確定完成.
3. 要加上許多判斷點: 例如 md5 , 檢查檔案存在等.
4. 善用 Windows 本身的工具程式, 這也就是最好 OS 版本不要差太多,
例如: 我這邊偏好使用 XP SP2 光碟(當初的正版光碟)再裝 SP3 當母碟, 而非 XP SP3 光碟安裝(後來 MSDN 下載的),
Super XP 就絕對不考慮(因為有些程式被移除掉, 會造成掃描器無法驅動/PPPoE 無法連線等異常)
5. 共用參數的資料, 盡量存在 PAR 目錄下, 而不使用 Windows 的 SET .

Lab 經驗
1. 自動安裝/移除印表機.
2. 安裝 Flash 10 (未移除)
3. 更新後台主機用的資料.

Lab 要加強的部份
1. 如何依序執行 PRG_BBB 下的程式
2. 將檢查檔案由 fc 改用 md5
3. 印表機安裝程式該算公用程式, 或每次使用才下載?
4. 總部對 Client 端版本的取得.
5. 版本檔的命名原則.

以上就是個人工作上, 最近可能要執行的方案, 先提出概念, 算分享也歡迎指教,
至於實作的部份, 牽涉到許多因素, 不會再深入說明.

37
雜七雜八 / [鬼扯]個人看雲端科技應用
« 於: 2010-06-06 10:33 »
(嘗試以 Plurk 發表部落格性質的文章....準備進行下一個實驗....)

[鬼扯] Web 2.0 降低了上網記事的門檻, 例如透過部落格, 一般人就不用架站, 也可以分享心得; 而 Plurk / FB 則是再把人"互動"的精神透過網路呈現, 在部落格雖然可以留言, 但有些業者卻只想營利或搶會員數, 而不是想提供民眾方便(Yahoo!). (續)

[鬼扯]雲端的應用實在很籠統, 一堆企業只是推出原有的軟體可以上網(MS Office), 但是這跟民眾沒有關連, 頂多算是工具的媒體不同; 就算是用手機上 Google Maps , 個人也覺得那只是一個工具, 只是更新比較快, 或者使用門檻比較低.

[鬼扯]個人覺得真的要雲端, 應該還有一些必要因素要成立: 1. 容易上網的硬體(手機大概可以了) 2. 容易使用的服務(例如手機結合 FB/Plurk , 但這兩者可能都還不夠) 3. 便民的服務(下一噗再說) 4. 使用服務的效益.

[鬼扯]先提服務效益好了, 由於噗浪等工具, 偏向私領域的使用, 所以容易實現, 但是應用在工作上, 則只能當連絡工具, 缺少其他功能; 如果是 PDA 手機, 連上公司網站, 則功能又受限於公司網站, 與使用者之間有某種程度的"異化".

[鬼扯](續服務效益)所以很多人會當雙槍俠, 因為工作跟私人要區隔, 公司主機無法提供個人需求, 就會被區隔開.

[鬼扯]回到前面說"便民的服務", 也就是一般人平常想要用的服務, 應該整合, 有一致的界面, 在公領域與私領域間, 產生一種新的服務內容.

[鬼扯]也許就是手機上的"入口網站", 讓民眾可以即時在同一個界面, 查到大眾交通工具時刻, 又可以得知誤點情況, 反應誤點問題; 或者串連到公司網站接受通訊錄/行事曆時, 又可以區隔出個人與工作用的資料.

[鬼扯]而且這些服務又有兩個前提: 1. 不需要使用者繁複的設定. 2. 適合多數民眾"不在辦公室, 不想辦公事"的態度 ^^! ; 所以 Google Mail 雖然整合很多服務, 但是設定還是太煩瑣(使用難度略高)

[鬼扯]微軟想推手機上 Exchange , 可是 Exchange 只適合工作用, 沒有私領域的空間(公司為了營利, 通常不會願意); 所以這兩者要稱為雲端應用, 個人覺得還有點差距.

[鬼扯]雲端應用, 重要的就是"隨時(上網就)可用", 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人想用" ^^! , 以人性來思考, 就是從公領域與私領域間, 整合一個讓人更想用的平台, 而且透過這平台可以再與其他人互動, 個人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雲端.

38
Avast! 是一套家用版免費(註冊可用一年)的防毒軟體, 個人覺得這套有兩個特點:
1. 有個預約開機掃描, 可以在許多病毒載入前就掃毒.
2. 許多程式都是獨立運作, 可以透過批次檔呼叫.

以下就是個人最近對於朋友的電腦常中毒, 又不方便到場處理時,
先寫一個批次檔, 給對方執行, 也貼出來給大家參考, 敬請不吝指教.

代碼: [選擇]
@echo off
rem 設定變數, 主程式與更新程式位置
set avast="C:\Program Files\Alwil Software\Avast4"
set sched=%avast%\sched.exe
set ashupd=%avast%\ashUpd.exe

rem 檢查預約主檔是否存在, 以及更新病毒碼.
if not exist %sched% goto error_no_sched_exe
if not exist %ashupd% (
    echo 找不到 %ashupd%
  ) else (
    echo 更新病毒碼....
    %ashupd% vps
    echo 完成!
)

rem 預約開機掃瞄主程式
%sched% /a:* /ra:chest /rs:yes /archives

goto end

:error_no_sched_exe
rem 錯誤情況: 找不到主程式
echo 找不到主程式: %sched%
goto end

:end
rem 清除變數
set ashupd=
set sched=
set avast=

pause

39
緣由:
長輩退休後, 長住在家, 不習慣使用手機, 不過偶爾出門訪友還是願意帶, 手機撥出對象網內外不一定.

原本是辦亞太電信預付卡給長輩用, 最近長輩說撥不出去, 才發現餘額已經用完,
而亞太的儲值卡要到手機門市或亞太直營店才能買, 稍有不便.
看到家樂福推出 0 月租跟預付卡型, 不分網內/網外/市話都是均一價(威寶你少了市話, 輸了 XD)

0 月租型: 0.13 元/秒
預付卡型: 0.11 元/秒

詢問家樂福, 是否可以用其他業者的門號轉成家樂福預付卡型, 得到的答案是:
1. 台灣所有業者的預付卡都不能辦可攜. (這句應該是店員弄錯, 我才剛把一個威寶預付卡轉到中華月租型)
2. 其他業者的門號不可以直接轉成家樂福預付卡型.
而我再細看家樂福的資料: 月租型轉預付卡免費~
所以不能直接轉, 那就先轉月租型再轉預付卡總可以吧, 再確認一次, 店員回答:
"轉進家樂福電信月租型後, 要用滿 3 個月( 3 個完整帳單週期)才能轉預付卡"

所以看在網內/網外/市話都是 0.11 元/秒, 又是中華 2G 基地台, 手機的選擇比亞太多.
就決定分步驟進行: 1. 原門號辦可攜到家樂福月租型 2. 過幾個月再轉到預付卡型.

辦完號碼可攜後, 拿到新 SIM 卡, 幫長輩把舊電話都重新輸入到新手機上,
才想到: 之前這門號還有加掛四海通節費, 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馬上試撥一下, 0809090xxx, 聽到"請撥號", 表示門號沒有退租都可以繼續用.

再看一下自己記錄的費率, 四海通撥手機 0.08125 元/秒, 四海通撥市話 0.08 元/秒 .
這....比家樂福預付卡還便宜, 而且是 0 月租....那幾個月後還需要換預付卡嗎?
(嗯....以長輩方便使用考慮, 可能還是會轉成預付卡吧. ^^!)

所以發現"家樂福 0 月租 + 速博四海通", 是養門號最便宜的組合.
優點:
1. 0 月租.
2. 免預先儲值.
3. 中華基地台, 收訊應該不錯.

特點:
1. 不能上網.
2. 四海通撥號要多一段, 如果預存在電話簿就不影響.
3. 如果將來不使用該門號, 要記得把四海通退掉, 以免被門號下一個使用者用到.

(寫完後的 OS : 老媽一個月打不到 $100 , 省這些會不會太"厚工"? XD )

40
此篇主題已經被移動到 肉腳版.

http://phorum.study-area.org/index.php?topic=60992.0

原因: 麻煩描述一下您試著找過的方法與執行的異常處.

41
之前研究室買了飛瑞A-500與B-600給一般PC用,
但是電池故障時, 因為沒有人在研究室, 沒聽到警告聲, 結果UPS整個斷電, 送修換了一顆電池才正常.

最近想要再買低階UPS了, 所以想問問看, 大家用過的經驗中, 即使電池故障, 仍然可以穩壓供電的機種有哪些?
目前沒有預算考慮, 不過大概先抓500VA $2500內.



42
雜七雜八 / [取暖][牢騷]同事的怪問題
« 於: 2010-03-25 22:12 »
晚上同事又來問奇怪技術問題了:
硬體 RAID 換硬碟, OS 開機區會不會出現兩個, 測試機的兩個開機區是不是因為 RAID 的關係?

(硬體 RAID 跟 OS 開機沒有太多關係, 硬體 RAID 換硬碟, OS 通常還是不變....)


43
今天同事說, Palm OS (3.x 那時期)跟 Linux 一樣, 我想到跟 Linux 有關的卻是 Android ,

有人知道 Palm OS 跟 Linux 哪邊像嗎?


44
Network 討論版 / 移動: fortigate 110c
« 於: 2010-03-05 12:09 »
此篇主題已經被移動到 肉腳版.

http://phorum.study-area.org/index.php?topic=60490.0

原因: 論壇不如神壇....

45
1.   安裝 Hyper-V
甲、   安裝 Win Srv 2008 x64 版(只有 x64 版支援 Hyper-V ), 這台一般稱為 host .
乙、   將語系改為英文, 參考: http://www.servercare.nl/Lists/Posts/Post.aspx?ID=17
丙、   安裝 KB950050 (因為 2008 (非 R2 的版本)附的 Hyper-V 是體驗版, 所以要改裝 KB950050 變正式版)
丁、   安裝 2008 角色: Hyper-V
戊、   網路卡設定, 由於虛擬機器要對外連線, 需要對實體網卡橋接, 所以建議設定
i.   將橋接連線到區域連線1 (區域連線1將專門給虛擬機器用)
ii.   區域連線2設定一般的 IP , 給 host 用
iii.   Hyper-V 會再建立一組區域連線x , 把區域連線x內的TCP/IP取消掉
2.   安裝虛擬主機
甲、   開啟Hyper-V管理員, 選擇要管理的 host (預設為目前的主機)
乙、   選執行 -> New -> Virtual Machine (新的虛擬機器, 通常稱為 guest )
i.   設定相關資料, 如: 管理用的名稱, 可用記憶體大小, 虛擬的硬碟大小等.
ii.   調整進階設定, 如: CPU核心數. (重要, 因為Windows對不同核心數會採用不同的HAL , 安裝後再異動很可能會出問題)
iii.   指定guest網路卡對應到host哪張網卡, 安裝主機的話, 選Hyper-V管理的橋接網卡.
iv.   如果要安裝的 guest OS 不是 Windows , guest網路卡要換成 Legacy (傳統)網卡
丙、   準備安裝的設定
i.   光碟機來源, 選擇對映到實體光碟機, 或 iso 格式的光碟映像檔.
丁、   開始安裝(建議在主機前執行, 因為用遠端桌面連到 host 時, 暫時無法用滑鼠控制 guest )
i.   在guest選 Start (開機)
ii.   照一般步驟安裝
iii.   如果 guest OS 是 Windows , 再安裝整合工具
1.   在host的Hyper-V管理員, 對guest , 選Insert Intergration Service Setup Disk
2.   在guest的檔案總管, 執行光碟內的自動執行.
iv.   安裝好整合工具後, 用遠端連到host , 才能再用滑鼠控制 guest .
3.   備份與移機:
甲、   在原本的host主機(host_A), 開啟Hyper-V管理員, 對guest選 Save (儲存目前狀態, 類似暫定該guest)
乙、   對guest選export , 選擇儲存的位置(會產生一個目錄, 名稱為guest管理用的名稱)
丙、   將匯出的目錄, 全部複製到新的host主機(host_B)
丁、   在新的host主機(host_B)開啟, 開啟Hyper-V管理員, 選Import , 選擇目錄.
戊、   在Virtual Machine清單, 會出現guest  .
己、   由於 host 的網卡對應會因主機而不同, 所以要將guest網卡重新對應到host_B的網卡.
庚、   啟動guest .
辛、   由於Hyper-V本身不管理版本, 所以要由使用者管理版本新舊, 對於備份用的檔案統一管理.



47
EBS / SBS 是比 Windows Server 便宜的方案, 但....

1. 安裝過程要上網更新, 光安裝就 3~4 天; 在 TMG 安裝好, 取代掉原本的防火牆之前, 網路環境是中斷的....
2. GPO 預設加入網域的其他電腦不能用網芳互連.
3. TMG 不接受 ISA 匯出的規則. (可以匯入但順序亂掉了)
4. 開機一定要裝網路線, 不然網卡會自動停用, 有些服務都無法進行.
5. 一套產品要 2 個月才交貨.
6. 採用升級方案時, 每次備份要在 2 小時內完成, 否則原主機會自動關機.

(補充)

7. EBS 的 Forefront 預設由 Administrator 接收異常報告的信, 如果 Administrator 在停用狀態, Exchange 會再發停用通知, 造成 loop , 系統的信會爆掉.

50
此篇主題已經被移動到 肉腳版.

http://phorum.study-area.org/index.php?topic=59533.0

原因: 內容過於簡略.

51
由於 Mac OS X 已經內建了好用的同步軟體 iSync , 通訊錄 Address Book , 行事曆 Calendar ,
只要手機能被 Mac OS X 辨認到, 就能同步.
以前用 Mac OS X 10.4 搭配 Z800i , 只有上網撥號需要裝 Ross 提供的 Modem Script ,

而 Z800i 用了 4 年, 按鍵稍微不靈敏, 而且另外一個 2G 門號的手機聲音忽大忽小, 也不方便了.
所以昨天去買了一台 SE J105i , 只要基本通話, 待機久, 有 3.5G , 可以同步等功能, $4180 (含)

在 Mac OS X 同步前, 則要先安裝 SE 提供的 Plug-in , 重新開機後, 選藍牙配對,
之後就可以透過 iSync 來同步了, 而且 J105i 支援 PAN 網路, 也不用再裝 Modem Script ....

(好像什麼都沒寫....不過用 Mac 的壞習慣就在這, 往往只要一個步驟, 就什麼都處理好了 ^^! )

52
Windows 討論版 / 小試 Windows FLP
« 於: 2010-01-03 21:20 »
Windows FLP 是一個出現很久, 由 Windows XP Embedded 衍生的產品, 主要特性:
1. 必須是軟體合作廠商才能取得. (與 Embedded 版相似)
2. 主要用在 Thin Client 或者給廠商當 Windows 轉換的替代品.

而 FLP 受到使用者注意, 則是 FLP 本身元件較 XP 少, 省資源,
所以小筆電盛行時, 除了透過 nLite 軟體自行精簡 XP , FLP 也開始受到注意.

最近我開始試 Windows FLP , 則是有兩個想法:
1. 在筆電 Lab 時, 希望當虛擬環境的 Host 或 Guest 的 OS , 想更省資源.
2. 對於內建幾乎沒用到的 IE , OE , WMP 不想安裝.
所以就試著開始用 Windows FLP .

大概安裝的步驟跟 XP 稍有不同, 因為是要先裝英文版, 再裝中文化介面,
再者更新套件都要用 Embedded 版的, 所以要多準備 XP 以外的更新檔.
裝好之後, 一般的網路功能正常, 甚至比 XP SP3 多支援了 IPv6 ,

實際使用上, 對我最大的問題在 3G 網卡, 由於個人偶爾會使用 3G 網卡撥接上網,
但 FLP 本身少了一些撥號網路等元件, 而造成這功能無法使用.
另外則是 Office 安裝會遇到錯誤, 不過操作上還沒有發現不能用的功能.

所以目前如果當虛擬環境的 Guest , 或者在測試區裝軟體還 OK ,
若要當 Host OS , 則要先克服使用 3G 網卡的不便.






53
雜七雜八 / 工作上的小牢騷
« 於: 2009-12-08 22:12 »
最近的工作都在聯絡廠商與回答同事系統上的問題, 這幾天遇到幾件事:
1. 分公司的設備維護, 分公司員工說已經"告知"主管, 所以我就只有轉答.
2. 主管要我去"看看"分公司新的基礎建設, 我想就是去"看看".
但今天主管說: 他的意思是要我"主負責", 說我沒有盡力去解決....一整個失落....

也許確認的工作沒有做好, 但我也覺得很無力, 我平常處理的是沒有特色的工作,
而且有些是跳過了主負責的人直接來找我, 這時候主管就說"一個 team 就要都會",
但主負責同事沒在忙時, 就變成工作還在我身上處理, 整個就是怪....

不過抱怨不能解決問題, 所以抱怨完之後, 還是要確認:
1. 之前主管的"交辦"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
2. 目前有多少工作要做,
3. 那些該丟回主負責人的工作能不能早點丟回去....

54
雜七雜八 / 開"拍"文~ Panasonic LZ10
« 於: 2009-12-07 23:03 »
(因為沒有開箱的習慣, 所以只有簡單介紹.)

七八年前買過一台 Canon A70 , 因為常出現雜訊, 在 Canon 表明有問題下換過 CCD , 但仍沒有改善.
一直都沒有很喜歡拍照, 所以騎單車出遊時, 也是向同學及學弟借一台數位加一台底片機.

最近又安排三天的休假, 打算在雲嘉南的山腳騎一下, 再去關子嶺泡溫泉, 再度送修的 A70 也被認定為不堪用....
加上種種因素, 所以開始注意一台隨身機.

大概的要求:
1. 光學防手震
2. 盡量用 AA 電池
3. 最好有 xx 先決
4. 廠牌還算有名
5. 使用 SD/MicroSD 卡

原本差點被口袋深不見底的三子及同事勸敗單眼相機, 後來因為"口袋先決", 加上 PCHome 剛好有特價, 就買了這台:
Panasonic LZ10 , 特點包含上面的幾項, 平輸 $4990

大概廣角有一點變形, 其他部份都算隨身機中上吧(比 A70 怎麼比都還要好), 而且用的是其他人不要的充電電池還可以拍 50 張,
目前覺得沒啥好挑剔的, 反而是我自己的手腕不夠力, 常手震....

如果有臉書(FaceBook)帳號的網友, 可以直接看我的相簿: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7143&id=100000281477469

等"指技"練成(同事說的, 按快門時手指動就好), 再找個網路空間丟上去吧....


59
最近要測試: 拿觸控電腦當某些功能用.
所以需求是:
1. 在畫面上用手指頭按鍵
2. 只要數字跟 enter

尋找了幾套可能相符的軟體, 及特性簡介:
1. On-Screen NumPad 1.x : 只有數字(跟計算機)功能, 在畫面上"轉一圈"就會叫出, 再轉一圈就會關掉, 呼叫方式很好用, 但是虛擬的按鍵太小, 改參數檔也試不出可以改鍵盤的功能, 所以放棄.
2. SofType for Touch Screen : 可以自訂鍵盤, 按鍵可以調大小(以字型跟字母數決定, 所以空白鍵就要用"     SpaceBar    "來表示很長), 不過排板只能分"區塊"跟"列", 無法處理"直式Enter"等排列, Demo 版可以用 20 分鐘, 關掉重新啟動可以繼續用.
3. Comfort On-Screen Keyboard : 可以選多種模板, 但按鍵大小似乎不可調, 試用版可以用 30 天, 無功能限制.
4. 最後找到的 Click-N-Type : 按鍵則是依使用者拉動視窗, 按鍵大小也跟著變, 免費軟體. 有中文化及非原廠的模板產生器; 目前已知不便之處, 只有速度稍慢, 以及工具列有點佔空間, 工具列又有個"最小化"容易誤按.


60
雜七雜八 / VISA 金融卡
« 於: 2009-10-21 00:56 »
最近看到郵局大打 VISA 金融卡廣告, 好奇看了一下.

先分析自己的消費習慣:
1. 以萬為單位: 信用卡付款並想辦法無息分期.
2. 以千為單位: 提款 -> 付現
3. 以百為單位: 放身上的零用金支付

另外有少數儲值卡, 例如 iCash , MOS 漢堡等.


而看到 VISA 金融卡, 則有兩個特點:
1. 額度還是跟存款一樣.
2. 付款方式不用透過提款 -> 付現, 而是卡號 -> 簽名


另外比較之前的小額付款, 差別則是小額付款用的可用地區較少.


所以比較起來, VISA 金融卡也許適合我在中等額度的消費,
不用在買東西之前還要提款, 只要用刷卡方式, 不過直接扣存款.
例如: 電話費, 電腦零組件等.

不過也有一個盲點, 就是以前提款前都會確定要買的東西多少錢, 會比較節制,
如果改用 VISA 金融卡, 節制能力就要看存款了....

頁: 1 [2] 3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