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文章

這裡允許您檢視這個會員的所有文章。請注意, 您只能看見您有權限閱讀的文章。


主題 - QoQOoO

頁: [1] 2
1
Hello

        小弟公司目前有資深網路系統工程師的缺,希望至少您會下列技能(其中一項即可):

        1.AWS操作
        2.Linux相關操作
        3.cisco網路設備操作(至少CCNA/CCNP佳,熟悉cisco nat以及ACL)
        4.F5設備操作
        5.簡易Shell script
        6.NMS系統 (Zabbix)

        有興趣轉職的請私信給我,感謝。


2
工作機會 / [徵人]集團資管工程師(台北)
« 於: 2009-05-15 23:14 »
已經處理完成,感謝各位

3
大家好

     其實這個問題在小弟心中已經思考許久,就是關於註冊商提供的DNS SERVER設定問題。
     目前HINET註冊的網域,是提供以下這種方式設定公司dns server的:

     DNS SERVER NAME/DNS SERVER IP

     這很單純沒錯,就是把網域自行架設的DNS Server Name與IP提供給HINET。

     不過好奇的是某些國外的註冊商,只提供 DNS Server Name的項目,並不讓使用者填入DNS Server IP
     請問這是如何找得到DNS Server IP呢? 舉例如下:

     ns1.abc.com / 2xx.xxx.x.xx  是目前的ns IP,假如我現在Name Server要換IP我確只能提供Server Name(ns1.abc.com)
     卻無法提供DNS Server IP位置,請問整個運作的流程為何?

     謝謝各位。

ps:目想到的是,在換DNS Server IP前,先將在ns1.abc.com 的IP變動成新的,讓註冊商可以找到新的DNS Server IP,不知此觀念是否正確? 延伸的問題是,假如我是第一次註冊這個網域名稱呢? 那誰會知道 ns1.abc.com DNS Server IP在哪呢?

4
大家好

   我們公司需要會oracle d2k (目前公司使用版本5, 有計劃升級)的人員數名, 希望有開發過製造業ERP的人, 要能夠出差大陸協助上線與需求訪談, 未來有意願至大陸發展更歡迎, 如果有意願的人請將履歷表發至allenkao0930@yahoo.com.tw 主旨寫應徵ERP工作, 想了解我們公司的人可以上www.cymmetrik.com看看, 是一家在產品供應鍊上很有名的公司, it的設備上或日用品上幾乎均可看到公司的產品, 但一般人可能不熟悉, 希望有機會能跟各位共事

有問題也可以在此發問。

5
MIS 討論區 / [閒聊]IT這行業~
« 於: 2004-09-01 18:12 »
今天下午跟朋友在聊這個產業,朋友說了幾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不過還想不到甚麼解決的方式...這樣下去這產業只是惡性循環罷了...

這幾句話如下:
我覺得現在的資訊人才的培養已經到了氾濫但不專業的程度,所以劣幣驅逐良幣,好的人才沒法聚集呈一個有成長力的團體,一大堆不夠資格的人散落在台灣各個公司裡,一方面替公司砍價殺自己的同胞,另一方面又不提升專業以增加附加價值,所以整體的資訊產業環境就在人才沈淪的狀況下而停滯了

不知道大家有甚麼看法呢?

6
Computer 討論版 / [分享]3comAP也不夠力~
« 於: 2004-06-16 14:04 »
換了兩台AP,換到 3COM,本來想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沒想到用了 shareaza 之後,我的3com也會過熱陣亡,在自行安裝兩科散熱晶片依然無效下...宣佈放棄~ :(

拿去代理商 展基 那邊維修,好傢伙,要我等 45個工作天! 真棒!所以我決定上網賤價拍賣去.....也提醒一些人買東西要看清楚保固條款跟代理商的維修方式... :evil:

7
前陣子看到版上有人問,最近因為一些需求,看了一下官方文件,把實做的步驟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說一下基本的環境:

OS: debian unstable
kernel: 2.6.0-1i386
vsftpd 1.2.1-1
libdb3-util 3.2.9-19  (Berkeley v3 Database Utilities)

1.首先請先編輯virtual user的名單,格式如下:
代碼: [選擇]

使用者名稱1
使用者密碼1
使用者名稱2
使用者密碼2
......

我們把他命名為 logins.txt

2.將使用者名單轉成資料庫格式
代碼: [選擇]

db3_load -T -t hash -f logins.txt /etc/vsftpd_login.db

(這邊依系統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檔名,在debian unstable下是db3_load,您的系統有可能是 db_load...)

3.轉換 vsftpd_login.db 的權限
代碼: [選擇]

chmod 600 vsftpd_login.db


4.修改pam modules,將/etc/pam.d/vsftpd修改成只有以下兩行
代碼: [選擇]

auth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_login
account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_login


5.增加一個名為 virtual 的使用者
debian
代碼: [選擇]

adduser --home /home/ftpsite -disabled-password virtual

RedHat
代碼: [選擇]

useradd -d /home/ftpsite virtual


6.增加一個檔案給等會測試使用
代碼: [選擇]

touch /home/ftpsite/test_vuser


7.修改 /etc/vsftpd.conf 如下
代碼: [選擇]

anonymous_enable=NO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NO
anon_upload_enable=NO
anon_mkdir_write_enable=NO
anon_other_write_enable=NO
chroot_local_user=YES
guest_enable=YES
guest_username=virtual
listen=YES
pasv_min_port=30000
pasv_max_port=30999


8.重新啟動 vsftpd
debian
代碼: [選擇]

/etc/init.d/vsftpd restart

RedHat
代碼: [選擇]

service vsftpd restart


9.測試 (這邊我使用的帳號是 acc , 密碼是 1234)
代碼: [選擇]

mail:~# ftp 127.0.0.1
Connected to 127.0.0.1.
220 (vsFTPd 1.2.1)
Name (127.0.0.1:root): acc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pwd
257 "/"
ftp> ls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Consider using PASV.
150 Here comes the directory listing.
-rw-r--r--    1 0        0               0 Jan 14 22:22 test_vuser
226 Directory send OK.
ftp> quit
221 Goodbye.


大功告成!現在管理 ftp server是不是更方便了? :D

8
雜七雜八 / [閒聊]我錯了!fedora~
« 於: 2003-12-03 00:23 »
這幾天為了找好的工作平台,之前fedora core1出來時曾經用vmware試過一下,今天裝在我的k6-2上面,選用中文語系.....

對不起!fedora~我錯了!

其實,fedora才是中文桌面的首選,優異的中文支援(開機程序全部中文化),加上正體中文的翻譯(別懷疑,有那種繁體中文你看不懂的XD),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要算是RedHat那個醜的要死的Gnome theme! XD
不過!這個是可以調整的,在細心的校調之下,我的fedora就跟之前校調過的MDK9.2一樣美觀,中文支援度比MDK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在這邊我要說一聲:『Fedora我錯了....讓我重回妳的懷抱吧!』


後記:不可否認,以RedHat強大的技術能力,目前中文Linux Desktop首選還是Fedora,不做第二人想! :D

9
Linux 討論版 / SuSE 9 Professional初探
« 於: 2003-11-27 11:54 »
總是看到國外說SuSE好,到底好在那邊我也不知道,今天拿到SuSE 9 Professional來給他安裝看看,到底好在那邊... :p

my hardware list

cpu: xp1600
mb: kt333
ram: 768mb ddr
vga: ati R300
sound: sb audigy
tv card:TV2000xp
hdd: s40g
dvd: lite-on 16x
cdrw: asus 4016a

好了!雜七雜八說了一堆,來開始安裝吧

首先用光碟片開機,映入眼簾的是好幾國語言的『歡迎』跟一支變色龍(suse mark),接著進入安裝畫面,他會自動偵測您的軟硬體,並詢問相關的需求(ect:語言......),畫面給人感覺相當的清爽,不過...沒有中文安裝畫面.. XD

在點選相關的選項後,進入開始安裝的畫面,他會告訴您這五片哪一片要安裝多少軟體,使用時間大概是多少(嗯...很貼心的設計..:D),在安裝完第一片之後,系統回重新開機,然後要求放入第二片繼續安裝....

這個時候,中文出現了!! 疑......選項的中文怪怪的, 『好』、『吐出』........吐出?我的光碟機會吐出光碟片? XD 算了!早聽說SuSE對中文的支援有點......繼續安裝下去好了..

安裝時有個很貼心的設計,妳可以把光碟片放進兩台光碟機,他讀完其中一片會自動找尋另一台光碟機內是否有他需要的光碟片.. :)
安裝完後,開始設定硬體....嗯!果然跟SuSE官方宣告的一樣,他對硬體的支援比 Frdora core 1 以及 mandrake 9.2 好很多.. :D 我的TV CARD終於可以在不用任何設定下直接使用了...ya~~~

接著安裝完成後再次設定一些選項,reboot....

疑....KDE 3.1 的中文選單呢? ..........
好吧!先來看看tv card,真的可以用呢...來搜尋頻道,恩恩...啊啊..顏色怪怪的.....? 算了!該睡覺了...改天再來微調.. :)

感想: SuSE 在做為一個desktop來說,顯然得已經達到簡單安裝、方便使用、支援性廣的要求,在RedHat改以Frdora來代替RedHat Linux之際,或許SuSE可以是初學者的另一個選擇。

10
hi~~

   幫朋友賣的,因為身旁的人都沒時間去上課,這張可以用到 2004 /06 ,一定要一次上MCSE+MCDBA才可以抵用新台幣兩萬元,有意購買者請回私人訊息給我,謝謝~

11
安裝前準備工作:
1.瞭解 DNS 的功用
2.有自己已經寫好的zone file 跟 named.conf
3.請先下載 bind-9.2.1-16.src.rpm

開始:
1. rpm -ivh bind-9.2.1-16.src.rpm
2. cd /usr/src/redhat/SOURCE
3. vi named.sysconfig 增加一行 ROOTDIR="/chroot/named"
4. cd ../SPECS
5. rpmbuild -ba bind.specs    /* 重新包裝成新的 rpm */
6. cd /usr/src/redhat/RPMS/i386
7. rpm -ivh bind-9.2.1-16.rpm   /* 安裝前請先宜除原來系統內的bind */
8. mkdir -p /chroot/named
9. cd /chroot/named/
10.mkdir -p dev var/named/slave var/run
11.cp -p /etc/named.conf /chroot/named/etc/
12.cp -a /var/named/* /chroot/named/var/named/
13.chown -R named:named /chroot/named/var/named/slave
14.chown named:named /chroot/named/var/run
15.mknod /chroot/named/dev/null c 1 3
16.mknod /chroot/named/dev/random c 1 8
17.chmod 666 /chroot/named/dev/{null,random}
18.cp /etc/localtime /chroot/named/etc/
19.chown root /chroot
20.chmod 700 /chroot
21.chown named:named /chroot/named
22.chmod 700 /chroot/named
23.cp -a /etc/rndc.key /chroot/named/etc/
24.service named start

這樣就完成 RH9 chroot bind ,接下來可以把 /etc/named.conf 及/var/named/* 的東西給刪除了! ^_^
ps:刪除前請備份!

參考文件一: http://www.linuxsecurity.com/docs/LDP/Chroot-BIND-HOWTO-1.html
參考文件二: http://www.europe.redhat.com/documentation/HOWTO/Chroot-BIND-HOWTO-4.php3

12
雜七雜八 / [其它]aloysius的大台北流浪日記
« 於: 2003-07-17 13:35 »
還記得好幾年前有首歌中的歌詞是這樣寫的『台北不是我的家』!
是的!台北的確不是我的家,我是一個外地上來工作的年輕人(是有為的年輕人 :D )在被一個朋友突然放鳥之後,我搬到了我可愛的新家,在木柵的某間雅房...
第零天晚上,我居然失眠了,一向在道晚安之後30秒內可以打呼的我,居然失眠了!2X年來的第一次,我不知道是換了工作有些學習上的瓶頸跟壓力,還是這間真的太吵,公車多的地方固然方便,但是還真吵!尤其台北市那種柴油的老爺爛公車!喔喔喔~讓我送他雞蛋糕跟一支番仔火吧~ :evil:

第一天清晨五點,我被那個該死的爛公車給吵醒,我已經記不得我到底醒來幾次,或是我睡著了沒...失眠伴隨著頭痛~一大早我按著原訂行程到忠孝醫院看醫生,二樓診間就我那間電腦當機,等了一個半小時後看著護士跟醫生收拾包包離開,我忍不住問了:請問...?  護士:喔!電腦當機....
當機....?怪!好吧!之前的房子要退租,去處理一下! 在跟房東聯絡之後,我先去汐止的中華電信退租我的ADSL線路..啥?我綁兩年?要罰一千?好...一千就一千吧! 接著我的房東看著打掃的乾淨像間新屋的房子,只收了我半個月的房租,其餘押金都退給了我,我再度騎上我可愛的小摩托車,穿梭在大台北50年來的第一高溫之中...
到了公司,早上的事件加上昨晚的失眠及嚴重頭痛,我撐了兩個小時真的不行了,我請了假,打了電話給我的女友....啊?妳說要去行天宮拜拜?也好~反正今天真是夠衰了!去吧.....
去了行天宮,拜了拜,跟著女友去吃飯以後,我買了個可愛的招財貓窗簾,去阻擋我那採光超級良好的窗戶。
11點了..睡吧...........12:3x 天啊!我真的睡不著!
同學同學!我今晚去睡你那邊好不好?我失眠快瘋了!
這邊?是哪裡?
我望著一望無際的黑夜,在二重疏洪道內,我迷路了!打了電話給我同學,因為連我自己都不清楚我身在何方,我開了我的PAPAGO3,勉強的找了一條記載有路名的馬路,我keyin......
靠!沒這條路?我........去死啦! ~_~ 我突然有股念頭!睡吧!就睡在這一望無際的二重疏洪道吧!反正也是有人在這邊睡......
最後折騰了一個小時,我在2:30分找到了我的同學家,同學幫我鋪床,就這樣...我終於睡了一晚好覺...

第二天早上,揮別了收留我的同學,蘆洲真的有點遠,加上不好意思打擾,我在MSN找了我弟的一個朋友,一樣北上來台北唸書的學生,我找到我第二晚可以睡覺的地方了!
景美真是個好地方,安靜,生活機能佳!睡了一晚好覺,出門後我看到 摩斯漢堡 !聽說早餐便宜又好吃~真的很不錯...
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問自己:那麼,我今晚要睡哪裡?總不好意思拼死命的打擾人家吧?

待續......

13
Dear all..

      因為小弟很懶,所以一般來說喜歡使用rpm來管理公司的機器,目前SARS流行,之前沒做的SMTP AUTH終究還是要做的... =_=||

站上似乎都是使用 tar 來修正 rpm 版預設不支援SASL的設定,但是為了管理方便,我還是決定使用rpm來做管理...

1. 下載 postfix-1.1.7-2.src.rpm
2. rpm -ivh postfix-1.1.7-2.src.rpm
3. cd /usr/src/redhat/SPECS
4. vi postfix.spec
5. 將%define SASL 0 => 1
6. rpm -ba postfix.spec
7. cd /usr/src/redhat/RPMS/i386
8. rpm -ivh postfix-1.1.7-2.i386.rpm --force
完成,這樣您的 postfix 就可以使用SASL了!其餘SASL的設定請參考一些學長的作品!謝謝!

14
剛剛從msn上聽到這個消息,真是可怕,先是不景氣,又來個SARS,讓原本就不太好的服務業雪上加霜...真慘!一個月少了 1/8 的薪水,真是越來越難混口飯吃了.. :cry:

15
Dear all..

前陣子小弟提到公司打算慢慢更換桌面系統為 linux ,但是有些需求還是沒辦法脫離windows 平台,於是找了這種利用 Remote Desktop Protocol (RDP) 來連接 windows 平台的作法,這樣公司就可以以單一的windows授權來達到一些linux平台目前還不能完全做到的事情了,以下是安裝所需的套件跟步驟:

client : RedHat 8.0 + Gnome
所需套件:
GTK+ 2.0
glib 2.0
rdesktop 1.1.0
tsclient-0.104-1

server: windows xp (一時找不到win2000 server 先使用 xp,xp只能同時間一台連線)

安裝步驟:
1.下載 rdesktop 至 /opt
http://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rdesktop/rdesktop-1.2.0.tar.gz
2.下載tsclient 至 /opt
http://www.gnomepro.com/tsclient/tsclient-0.104.tar.gz

cd /opt
tar zxvf rdesktop-1.2.0.tar.gz
cd rdesktop/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cd ..
tar zxvf tsclient-0.104.tar.gz
cd tsclient/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然後回到gnome桌面,執行 /usr/local/share/gnome/apps/Internet/tsclient.desktop
(您也可以在桌面建立 link)
tsclient的設定很簡單這邊就不在詳細說明了!接下來設定windows xp
開始=>我的電腦(按滑鼠右鍵選內容)=>遠端遙控=>允許遠端使用者連線到電腦(勾選)=>選取遠端使用者=>新增=>進階=>立即尋找=> 加入想讓他遠端連線的user 即可!

這樣就完成了,夠簡單吧!值得注意的是XP並不支援多人多工,只要一連上,local端的使用者就會被強制登出了,win2000則沒有這個問題!

如果文章有錯誤的地方還請您不吝嗇給予指教,謝謝!

補充一點:遠端連線的使用者一定要密碼,不然不能登入喔!
再補充一點:可以利用samba分享來讓遠端的window來讀取linux可能無法讀取的檔案。

16
RedHat 8.0 簡單的LVM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是可以讓多部磁碟機結合,並且可動態放大partition的一種機制。
 一般我們在使用 ext2/3 filesystem 時,如果某個特定空間不足時,唯一的作法是 1.先備份 2.切割一個新的partition 3.umount原本的volume 4.mount新的volume 5.將資料還原
 步驟非常麻煩而且不人性化,如果使用LVM的話,只需要兩個步驟就可以解決,而且不需重新reboot即可完成(再不增加新硬體的狀況下)。
 在介紹LVM前首先來講解一些LVM的重要名詞:

 Physical Vloume: 實體的Volume,可以想像成一個partition
 Volume Group:就是 PV 的組合體。
 Physical Extent: 當數個(一個)PV組合成一個VG時,LVM會將PV區分為數個PE,通常一個PE的大小是4MB
 Logical Volume:由PE組成,是在LVM下的一個filesystem 。
 Logical extent:LV的組成單位。

 
 實驗配備如下: hda=seagate 20g *1  hdb=seagate 80g *1

 首先介紹的是在安裝時,使用disk druid來實做LVM,步驟如下:
 1. /boot 100MB (先切割100M的ext3 filesystem給 /boot 使用,因為RedHat8 LVM無法控制/boot)
 2. 增加一個分割區在 hda ,file system type 選擇 physical volume , size選擇 fill to maximum allowable size
 3. 增加一個分割區在 hdb ,file system type 選擇 physical volume , size選擇 fill to maximum allowable size
 4. 點選 LVM ,將這兩個 physical volume 組合成一個 VG ,並且命名為 VG00 ,Physical Extent 選擇 4mb
 5. 點選add ,開始配置 Logical volume, 這邊的配置是以自己的喜好為主,Logical volume name 為lvm01~04。
    (小弟我的配置是/ 1500,/home 1500,/usr 3000,/var 4000,swap 1024)
 6. 安裝......
 7. 安裝完畢,我們先使用一些指令來看看來看看配置的狀況:
   
 [root@test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g00/lvm01       1.4G  107M  1.2G   8% /
 /dev/hda1              99M  9.5M   84M  11% /boot
 /dev/vg00/lvm02       1.4G   33M  1.3G   3% /home
 none                  377M     0  377M   0% /dev/shm
 /dev/vg00/lvm03       2.9G  1.4G  1.3G  50% /usr
 /dev/vg00/lvm04       3.8G   57M  3.5G   2% /var


 嗯,/home 的大小是 1.4G ,好,我們先來增加 /home 的大小至 2G !
 首先,umount /home

[root@test /]# umount /home

 
 接著改變 /home的size

[root@test /]# e2fsadm -L+600M /dev/vg00/lvm02     */ -L 是resize,+是增加-是減少 。
 e2fsck 1.27 (8-Mar-2002)
 Pass 1: Checking inodes, blocks, and sizes
 Pass 2: Checking directory structure
 Pass 3: Checking directory connectivity
 Pass 4: Checking reference counts
 Pass 5: Checking group summary information
 /dev/vg00/lvm02: 11/192000 files (0.0% non-contiguous), 14243/384000 blocks
 lvextend -- extending logical volume "/dev/vg00/lvm02" to 2.05 GB
 lvextend -- doing automatic backup of volume group "vg00"
 lvextend -- logical volume "/dev/vg00/lvm02" successfully extended
 
 resize2fs 1.27 (8-Mar-2002)
 Begin pass 1 (max = 5)
 Extending the inode tabl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Begin pass 3 (max = 12)
 Scanning inode tabl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he filesystem on /dev/vg00/lvm02 is now 537600 blocks long.

 e2fsadm -- ext2fs in logical volume /dev/vg00/lvm02 successfully extended to 2.05 GB


好!步驟完成後我們重新把/home給mount上去!
 [root@test /]# mount /home

 再來看看是否真的改變了:

[root@test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g00/lvm01       1.4G  107M  1.2G   8% /
 /dev/hda1              99M  9.5M   84M  11% /boot
 none                  377M     0  377M   0% /dev/shm
 /dev/vg00/lvm03       2.9G  1.4G  1.3G  50% /usr
 /dev/vg00/lvm04       3.8G   60M  3.5G   2% /var
 /dev/vg00/lvm02       2.0G   33M  1.8G   2% /home


  哇!果然變大了..真是方便的功能呢!!
 
  ps:下一篇將跟各位介紹如何在現有的系統下安裝LVM,並且將資料轉移至LVM上。

 參考資料:恆逸資訊專任講師 Alex 資料。
           藍森林 http://www.lslnet.com

*假如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各位不吝指教,謝謝!

17
Dear 學長們..

    最近公司部門大調動,新增加一堆人,於是網路的佈線就要重新佈了(一間),想請教一個問題,當一個辦公桌一次要三條線時,有沒有比較快速的拉法呢?

 ex:先量長度,一次做三條? or.......

請有經驗的學長幫個忙,謝謝!

ps:另外還要添購一些24 port swicth,不用網管,一般用即可,有沒有比較平價但是風評不錯的廠牌呢?謝謝!

18
Linux 討論版 / Astaro Security Linux 4
« 於: 2003-02-18 16:54 »
Dear all..


     今天去逛無意中發現的,HA的部分在試用版已經可以用了,目前沒時間,等有時間再寫一篇心得出來給大家參考~

 需要的人可到 http://www.astaro.com/ 去下載!

 補充:更新的功能如下!
- Heuristic Spam Protection
- PPPoE and PPPoA DSL dial-up
- Faster and enhanced WebAdmin
- LDAP User Authentication
- NAT Traversal for IPSec
- Dynamic filtering per VPN tunnel
- Transparent POP3 Proxy with optional Virus Protection
- VLAN (802.1q)
- Wireless LAN (802.11b)

簡介:Astaro Security Linux是一款圖形介面多功能的防火牆軟體,除了一些高階防火牆所內建的功能外,還有URL過濾,SMTP Virus Gateway的功能,最重要的是==> 一般家庭使用者使用是免費的! 您可至該公司首頁去下載,安裝完後再至首頁註冊即可獲得office License , 可以免費線上更新一年。

安裝方式:下載完成後解壓縮,利用NERO等軟體燒錄後,使用該光碟開機,依步驟即可完成安裝。

19
雜七雜八 / [討論]RHCE考試方式更改!?!
« 於: 2003-02-17 10:22 »
Dear all...

    小弟公司有個同事,昨天去恆逸上課,他轉述講師的話,RHCE現在要更改考試方式,詳細的內容還不清楚,但是只知道要通過RHCE要279%才行(天啊!小弟我只高1%,低空飛過),等有詳細的資訊出來再跟大家討論討論~

20
Dear all...


 最近該換眼鏡了,請問大家台北縣市那邊有比較知名不會太黑的眼鏡行呢?

21
Dear all...

    公司已經決定棄 sendmail 改用 postfix 了,這下子出了一個問題,postfix也是小弟推薦的,可是....vacation 不能用啊...天啊,雖然離公司放長假還有很久,想起來還是亂可怕的,我依照sendmail的方式,也安裝了 vacationxxx.rpm ,可是,怎麼就是run 不起來,在 maillog 中看到 vacation 他會去呼叫 sendmail , oh....快翻白眼了,不知有哪些學長知道postfix自動回信功能的,一起來討論討論吧....


ps: 本來很高興的裝了openwenmail ,誰知到...他居然也是呼叫 vacation...我的天... :o

22
Dear all...

    最近公司要升級mail server,我們經理希望能備份所以寄出的郵件,於是小弟便使用postfix當作MTA,在找過站上的信件之後,知道於 /etc/postfix/main.cf 中加入一行: always_bcc = user@mail.com.tw

之後重新啟動postfix....

然後試著寄一封信出去...啊!?無效......
於是乎把rpm 移除後,使用 tar 2.03 版.....一樣無效!? 這應該是小弟設定的問題,想請問使用postfix的各位學長,除了加入 always_bcc = user@mail.com.tw 之外,還需要做哪些設定呢? 謝謝...

23
Dear all..

   大家好~~最近公司準備要跟換mail server,所以正在努力的研究postfix,但因為公司買的是趨勢的防毒軟體,如果裝在同一台機器上的話,是整個smtp都被換成趨勢自己的service ,所以 postfix 勢必是要更改對應的port才能使用了,搜尋了google,在國外的論壇找到了答案,如下...

請先於 /etc/services 中新增加一個service要使用的port, 當然,名稱由您自己決定,按照原文小弟設定成 smtp2
/etc/services
smtp2    999/tcp    # postfix use!

接下來在 /etc/postfix/master.cf 中增加一項:
smtp2 inet n - n - - smtpd

存檔後,重新啟動postfix即可...

ps: 記得將 master.cf中原來的smtp 前加註解... ^__^

原始的文章出自:http://mail-archives.engardelinux.org/engarde-users/2001/Jun/0175.html

24
雜七雜八 / [感想]RHCE應考心得!
« 於: 2003-02-07 16:41 »
Dear all...

  RHCE剛考過兩個星期,小弟把一些考試的感想跟各位學長分享一下:

第一站:A Diagnostice and Troubleshooting Lab 2.5hr

這一站主要是考系統管理者對linux系統開機的流程式否清楚,是否在有系統錯誤時養成先看log檔的習慣。
另外對於PAM要有一些基本的認識。當然lilo grub是不可少的!其他就是一些service啟動時的一些小問題
想要考過RHCE,這一站是一定要要拿滿分的!!(後面壓力會比較小!)

結果: 100%

第二站:Miltiple Choice 1hr

這一站就是考一些linux的基本概念了,教材就是原廠的官方教材了,033出的比較少,153占大部分,坊間
的書可能都幫不上甚麼忙。一般人可能認為英文程度要好,可是我的英文超爛...還是可以勉強過關的!專業
字彙懂就差不多了!

結果:80%

第三站:A Server Install and Network Services Configuartion Lab 2.5hr

當初沒考試前,小弟我認為這站簡直是送分用的,考了才知道,會冒冷汗.... -_-|||
題目初看之下以為在簡單不過,其實題目中有兩題以上的陷阱,當您架設完成準備利用server來測試時,
就會開始冷汗直流了.....
重點:http , ftp , mail , tcpwrapper , samba , nfs 這些是一定要會的!一些關鍵上的觀念一定要
清楚!要不就會像小弟我一樣...本來40分鐘就搞定,拖到時間結束才交卷...

結果:100%


考試感想:RHCE其實算很好考,重點是考試實千萬要把題目看清楚在開始作答,寧願慢慢的看題目,也不
          要到時做錯而後悔莫及...

後記:其實考過了也只是某一種程度上的肯定罷了!就小弟自身的水準來看,還一堆東西都要努力的學習才是,重點==>英文!
      真的是英文閱讀能力要強,要不然linux會玩得很辛苦~~
      以後還要請各位學長多多指教~~ ^o^

25
雜七雜八 / [感想]RHCE考後感想...
« 於: 2003-01-27 11:24 »
Dear all..

         星期六,從早上九點半考到下午五點,終於考完了,題目有點小難,但是應該是通過了(第一站 100, 第二站 80 ,第三站??)就等過年時RedHat發的證照囉~ :D

      感想:從接觸Linux到現在大約半年,學的東西很多,有一半是來自網路上大家討論以及幫助,真的很感謝大家(酷學園的大家,及小紅帽的站長),雖然考過了RHCE,但是小弟覺得這只是一個開始,往後還要請大家多多指導.. ^_^

一些小廢話:
當初從軍中退伍下來(小弟是三年半的官預)一堆人都說軍中待遇好,為何要退伍?但是在軍中的資訊單位,整天不是在搞資訊,是在應付長官,做表面,打公文,真的覺得自己配稱得上是一個資訊人員嗎?在家人及長官的反對下,我還是決定出來社會歷練,至少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可以學到自己喜歡的,這些就夠了..雖然薪資上的差距是有的,但是並竟是剛起步......還是有空間的..


已經忘記從那個網站看來的一句話:『取之於網路、用之於網路』...會謹記在心的..


 ps: 有沒有大大在玩UT2003的啊?殺了一整天..真是太好玩了 ^_^

26
Dear 學長們

     上次記得看到一篇文章有提到『好像』用跳線對接最高只能傳輸到 10M,請問是正確的嗎?如果是...那是為什麼呢? 謝謝大家..因為找不到相關的資料說..

27
Dear 學長們..

       因為最近小弟公司打算購買頻寬合併/負載平衡的硬體設備,其中有很多專業的名詞例如: mutilhome....等等,雖然看過版上的文章大概瞭解,但是還是想全盤的瞭解一下,請問各位學長,那邊有比較完整的文件可以查詢呢?或是書籍,中文的比較好,因為小弟的英文正努力的加強中,謝謝大家... :D

28
Network 討論版 / [疑問]NIC與DHCP的關係...
« 於: 2003-01-09 08:59 »
hi,各位學長好..

    最近小弟發現一個問題,某一公司的主機板內含的網路卡NIC都沒有法抓到小弟的DHCP server ,用windows 的 ipconfig /all 看,他的DHCP server 是抓 255.255.255.255 ,而且使用ipconfig /renew 都無效!! 只要直接指定一組IP就可以用了,請問這可能是甚麼問題呢? 因為在該公司的主機板上差上一片別的網卡就可以抓到我的DHCP SERVER了! 謝謝大家...

29
Dear 學長們..

        前陣子用 tarball 裝了ntop 2.x版,但顧慮到系統維護方便的問題,於是乎把tar 的 ntop,移除,改裝上 rpmntop 2.13 的版,但是....NETWORK LOAD 漂亮的流量圖居然不見了  :o  請問有可能是有甚麼相依性的套件缺少嗎?謝謝~

30
大家好..

   基本上,這台mail是小弟來公司前就架好的,之前的mis屬於架後不理型,架好後救自己看自己的書,也不太管server,最近小弟全公司的server都重新架設過了,除了這一台比較不太想重架設(因為防毒軟體試用趨勢的) :(
   今天早上在檢查主機時意外發現他會自動執行一個 /usr/bin/sa/sa 這個程式,檔案日期是去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我懷疑是被入侵,但有些看不太懂,想請有經驗的大大幫我看一下,以下是檔案內容:

/usr/lib/sa/sa 每十分鐘執行一次!

#!/bin/sh
# /usr/lib/sa/sa1.sh
# (C) 1999,2000 Sebastien Godard <sebastien.godard@wanadoo.fr>
#
DATE=`date +%d`
ENDIR=/usr/lib/sa
DFILE=/var/log/sa/sa${DATE}
cd ${ENDIR}
if [ $# = 0 ]
then
   ${ENDIR}/sadc 1 1 ${DFILE}
else
   ${ENDIR}/sadc $* ${DFILE}
fi


/usr/lib/sa/sa2 每十分鐘執行一次!

#!/bin/sh
# /usr/lib/sa/sa2.sh
# (C) 1999,2000 Sebastien Godard <sebastien.godard@wanadoo.fr>
#
S_TIME_FORMAT=ISO ; export S_TIME_FORMAT
DATE=`date +%d`
RPT=/var/log/sa/sar${DATE}
ENDIR=/usr/bin
DFILE=/var/log/sa/sa${DATE}
cd ${ENDIR}
${ENDIR}/sar $* -f ${DFILE} > ${RPT}
find /var/log/sa \( -name 'sar*' -o -name 'sa*' \) -mtime +7 -exec rm -f {} \;

還有一個 sadc的檔案邊過碼,看不懂...
他會產生一些奇怪的檔案在 /var/log/sa/*
進去看也不太懂,請問這大概是甚麼情形呢?謝謝大家... :o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