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文章

這裡允許您檢視這個會員的所有文章。請注意, 您只能看見您有權限閱讀的文章。


文章 - lhr

頁: [1]
1
windows环境下设置ipv6后,原ipv6不会消失,相当于add,有大神知道为什么么
netsh interface ipv6 set address "本地连接 2" FE40::3


2
可以看看是否和快照有关

3
提示错误是错误 error C2010: “.”: 宏形参表中的意外。网上查了下,说编译器兼容性有问题。不知道怎么改。请教下大神

4
在客户那遇到一个系统的windows目录名称是WINDOWS.2.不知道如何出现的。网上也没有找到类似的文件,查看Windows获取路径的接口说明也没有看出来什么

5
suid和sgid修改都试过,都会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文件有s属性,修改用户id后,属性都会被修改为x.
suid对与普通文件来说,可以让用户的euid、guid变为运行程序的所有者的uid和gid,从而达到可以访问的目的.
sgid相对suid安全一些,可一让同属一个组的用户访问。
目录的话,suid应该没什么作用,如果有sgid,则这个目录下的文件的组会自动转换为这个目录属主所在的组。


这个问题很好复现。是bug还是有其他原因?

6
恩。修改id前这个属性是存在的,修改后s属性变为了x属性。
你在一个linux系统上也可以试试,这个问题。把一个文件的属性设置有s的,然后chown修改一下,这个问题就能复现了

7
Linux 討論版 / Re: 硬盘mount不上
« 於: 2016-03-23 18:29 »
可以试试用dd把数据写到另外一块盘上

8
chown 修改后使得文件丢失s属性

9
这个还有版本限制,在centos 5.x 上是不行的,6.x以后才可以,我在 6.4 6.5 试过上都可以,这个之后的差不多都是可以的,原理不是很明白,是在虚拟文件系统的init脚本中看到的 。看看大神能说明白么,还有5.x的要是有办法进入到虚拟文件系统 就更好的

10
 找到了,解压开/boot/下的虚拟文件系统,在init脚本中可以找到类似  "rdbreak=..."之类的语句。  启动开始edit ,然后在kernel 后加上rdbreak=Switching root 。就可以停留在mount上真正的根文件系统之后,但是未切换之前。

11
rootfs?
還是說單人模式?

是的話就e去edit,然後在kernel那行後面加S
CentOS启动的时候,bootLoader加载kernel和/boot/initrd.x.x  并且会将其解压缩成为根目录,我就是停留在initrd 的这个阶段

12
就是将真正的文件系统挂载到/sysroot 下这个阶段的时候

13
启动进入grub菜单后,我记得是添加一条命令,但是就是想不起来添加什么了,以前还做过,太坑了自己。。 :'( :'(

14
du會實際計算每個block ,慢是在這裡,實際上只要寫個程式讀取每個檔案的file stat做Size加總,計算就變很快
利用檔案系統做quota計算也是種方法
du遍历的是文件的大小统计的吧

15
1st run:
real   0m12.611s
user   0m0.697s
sys   0m3.788s

2nd run:
real   0m1.439s
user   0m0.428s
sys   0m1.011s

3rd run:
real   0m1.461s
user   0m0.415s
sys   0m1.041s

我也测了下确实可行,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是目录名无法知道,导致规则不好建

16
crontab来跑du意义不大,用的时候目录大小无法确定其准确性。
每一個目錄都掛到獨立的LVM如何?
這樣 df -h 就很快... 但要扣除 metadata size...
这个是针对用户而言的,所以这个方法虽然可行,但是不现实,对用户要求太高

17
主要是为了去获取目录大小。而且是对不同的用户而言
查了好久确实也没什么好办法,除非有更优化的计算算法出现。

18
在linux下有没有可以比du命令更快的查看目录大小的工具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