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PCI目前夠一般人的使用,
不過它畢竟還是達到一定的瓶頸了...
^^^^^^^^^^^^^^^^^^^^^^
當然 , 這些問題早在 1995 年就已經有人發現了 ..
所以當時就制定了 USB 1.0 , 12 MB/Sec 用於低速的設備 ..
而目前的 USB 2.0 是 480 MB/Sec ... (2000)
IEEE 1394 , 400 MB/Sec 用於高速設備 , (網路是其中之 1)
而目前的 IEEE 1394B 是 800 MB/Sec ..(2001)
不過目前看來 USB 和 IEEE 1394 的定位已經模糊了 ... :-?
沒辦法可能是競爭的關係 ..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 PCI 可以做到 528MB/Sec , 而沒有人要去做 ..
那可能大家要去看 PCI 的原理 ..
基本上 PCI 是透過 buffer 在推動的 ..
之前有一些 motherboard 可以調整 PCI 32-36 之間跑 ..
不過以我們的經驗 34 就很不穩定了 , 所以如果要做到 64*64
那勢必 motherboard 的成本會變的很高 ..
所以雖然有那樣的規格 , 卻沒人願意去生產 ... :cry:
像 RAMBUS 和 DDR 就是一例 , 雖然 RAMBUS 有 800MB , DDR 只有 366 MB ..
不過由此成本差距過大 , 所以 RAMBUS 就輸了 ....
所以如果考慮量產的問題時 , 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