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陣子收到 IPv4 已經發完的訊息, 開始看一些 IPv6 的資料,
以個人認知, 稍微提一下準備導入的時程, 如果有誤, 還請各位指教.
首先, 雖然實體仍然是光纖/Cat 5e等, 但是 IPv6 的封包格式已經與 IPv4 不同,
所以透過 IPv6 建立的網路, 已經與現在的 IPv4 網路不同, 而是相似性很高.
一個網路要支援 IPv6 , 就要從 Client 端(例如 PC ), 路由器, Server 端,
都要支援 IPv6 , 才能完成這個動作.
目前雖然有 IPv6 tunnel 的方式, 也是 Client 端本身已經有 IPv4 與 IPv6 ,
Tunnel 另一端(例如 ISP ), 也是有 IPv4 與 IPv6 , 提供連接到 IPv6 的功能.
個人推測, 未來 Interner 上, ISP 與各大公司的 Server 也會提供 IPv4 與 IPv6 並存的連線方式,
但是自家/企業內, 由於 IPv4 已經有大量的使用, 所以要導入 IPv6 , 就可能需要以下的步驟:
1. 部份 Client IPv4 與 IPv6 並存: 架設 IPv6 tunnel 主機, 由 IPv6 tunnel 主機連上 IPv6 網路,
而有需要的 Client , 使用現有的 IPv4 , 再建立 IPv6 tunnel , 才能連上 IPv6 網路.
(大約 3~5 年內)
2. 全面 IPv4 與 IPv6 並存: 公司內所有的路由器/NAT 主機都支援 IPv6 時, 仍要保留 IPv4 並存.
這階段開始, 新主機全面改用 IPv6
(大約 5~10 年內)
3. 除了少數主機, 保留 IPv4 : 公司內 Client 與路由器已經全面採用 IPv6 , 但重要的主機仍使用 IPv4 .
(大約 10~20 年)
4. 全面淘汰 IPv4 : 找死啊.
以上就是個人就目前 IPv6 要導入, 可能要準備的階段,
目前要注意的, 就是在 client OS 與網路設備, 是否有提供 IPv4 與 IPv6 並存性.
並開始規劃新的 IP 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