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其實,Y的技術來源是來自於美國的RD 所開發出來的系統...
而台灣的Yahoo則不是原生於美國的Yahoo ...
台灣的yahoo是被購併的,原本是奇摩(Kimo) ...
這個Kimo原本的架構,沒有現在的Yahoo架構來得大...
想當初只是幾台Sun Machine (好像是E450吧? 有點忘了...)
colocation在Seed.net.tw機房裡 (這個就忘更大了,只知道是放在和平東路的科教館的樣子,有錯請指正!!)
頻寬是T3 (45Mbps)
我只有在Kimo時代去做個幾天而已...後來主管的要求實在過份,三天後我主動請辭離職!!
說這個歷史故事,只是想強調一點 system engineer policy 兩家公司大不相同!!
原本Kimo時代, system engineer 可以為所欲為,只要不影響performance及service !!
Yahoo時代可就不是這樣子囉, 所有的一切動作,全聽美國RD號令,不得隨意下指令!!
(之後,我同學進入Yahoo做system engineer ,他告訴我的)
可想而知,美國的E-Mail system應該沒有完整移植到台灣來,應該是台灣的RD自行研發的系統
兩個系統原本就不相容,要融合又談何容易?? 再加上台灣的Engineer 沒有權限可以下指令
全得聽美國的,那就更綁手綁腳了!!
OK , 說到這裡,之後就請自行想像 service的問題吧!!
所以台灣Yahoo的客服會出怪招,答非所問,等等之類的狀況.... 應該也不奇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