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Area Facebook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sataiwan
0 會員 與 1 訪客 正在閱讀本文。
在我目前一天的課程裡通常第一段就會教MIS怎麼寫報告TCO & ROI 是必備項目讓數字和圖表說話而不是文字老闆通常只會翻第一頁前言和花多少錢不要直接送廠商報價單給老闆
Dear O最近公司經評估,每台主機設備都已經使用5年了,規格都是 X335,X345系統的IBM設備,數量大小10 台以上,實際上線的大約六台,我的方式是分批(每次採購二台)採購新的設備,但由於必須跑流程寫簽呈,每次從主管→高層就沒有下文了,由於公司比較重視金額大小,但一台主機設定評估約要將盡 10 萬,不知大伙在採購新設備時是否也有遇到相同問題,請大伙分享一下經驗之談.......如何寫出有說服力的簽呈?
很多保守的土老闆, 通常會說, 沒關係呀, 出問題就慢慢修呀, 公司又不是沒有人工作業過買這麼好的設備, 都是 MIS 在爽, 員工效率也沒增加多少, 業績也沒成長多少.
好喜歡湯包哥哥這一句話。有時候MIS買設備真的是為了公司好嗎,或是說買了這些設備真的能幫公司真加很多效益嗎。
TCO, ROI 這類的東西,老闆是有看沒懂,反而常常被嗆說這都是IT人員弄出來唬人的數據。當IT人實在很可悲,什麼有關電腦的事情都是IT的事,舉凡上不了網(網路線昨天請裡桌子時拔掉)到公司簡報(這你們電腦最厲害)都是IT的事!可是呢,一要申請設備,唬誰啊?我就不相信沒有這些設備就跑不了!一天到晚就是東買西買!買來的設備有沒有用?總總不堪入耳的責備~~~後來,改了個方向,呈了一份公司 IT Roadmap 的企劃書,裡面包含了:一、現有問題:舉凡硬體、軟體、網路等等,保證老闆開罵!不過呢,平時有做服務紀錄,並每月加以依照問題多寡作分析,就拿這當擋箭牌。二、近端改善方案:公司資訊政策、電腦使用規則、軟體使用規則、教育訓練、設備保養規則、公司資料備份規則淋淋種種。(這些本來就有了,只是零零散散,沒有被整合)三、遠端改善方案:公司五年後會呈哪個局面,整個公司的 infrastructure有哪些,然後依投資金額做:緊急投資(馬上要買的,通常都是一些小零件,如鍵盤、滑鼠、硬碟、螢幕等);中期投資(大約是個人電腦的淘汰與添加);再來就是重點戲,主機與網路設備的投資。這份企劃書,要用上半年以上準備,可是非常划算,老總一下子就批了,還拿去股東會獻寶。總共買了一套含四主機板的 Blade Server, 含10顆 U320 硬碟 SAN Storage, 一台 Rack Server, UPS, 還架了1Gbps光纖網路,另外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將近五十台。此外,每年還編列預算淘汰五年以上的設備。;D 可以參考看看~
之前我當vendor時,有給客戶類似硬體(storage)更換的建議, 原因很簡單, 年限已到,但是, 客戶老闆不同意.結果, 沒多久, 硬碟同時壞了好幾個, storage掛點了,對方老闆就簽名了~最後, 客戶開會檢討, 結論是, 廠商沒有給強烈的建議.這樣的經驗告訴我們, 廠商永遠是工作的好夥伴~~